欢迎来到游戏爱好者,这里是最新最全的游戏下载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频道 > 八卦杂谈

高晓松的新声音:音乐收费靠谱吗?

来源:游戏爱好者 2020-12-21 14:28:31 责任编辑:第四软骨鱼

 

近日,在某个音乐年度盛典上,音乐人高晓松发表了如此一段言论――
 

通过去年《著作权法》的修改和众多音乐人的抗争,今年7月1日后将会看到天翻地覆的改变,这个改变会超过当年视频网站正版化带来的冲击,大时代终于将来临。
这样便意味着,我们一直习以为常的数字音乐免费下载时代,即将走向终结。
而此话一出,亦引发了大众对音乐下载收费的一番激烈讨论……

1、数字音乐下载服务――过去与现在

要考究数字音乐下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在那时,Napster、MP3.com等数字音乐服务便已存在。由于它们推行的是免费下载方式,许多音乐爱好者都会到这些网站,随意下载自己喜欢的音乐。正是这样自由的氛围,促成了这些音乐服务的繁荣。
用户是爽了,但各大唱片公司却再也坐不住了――咱们辛辛苦苦去推的热门专辑,岂容被免费的盗版弄得血本无归?于是,这些唱片公司便以侵犯版权为名,向这些网站索取巨额赔款,并最终以胜诉拿钱收场。
经此一役后,这些数字音乐网站元气大伤,被迫逐步转型为收费下载模式。虽然后来Napster的收费下载促成了苹果iTunes,而iTunes的音乐商店亦确实将这个收费模式做到盈利,但这仅仅是一个特例――像Napster、Pandora、Spotify等知名音乐收费下载网站,虽然人气很高,但真正肯为数字音乐埋单的并不多,所得的收入甚至远少于每年付出的高昂版税,而Napster更是于2011年关闭,用户群被转至另一音乐服务网站Rhapsody。
在线音乐在国内出现开始,百度、搜狗等免费音乐服务便各自拥有自己的大群粉丝,在这些网站上随意搜索、下载歌曲逐渐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虽说国内目前也有诸如QQ音乐、酷狗、多米、酷我等多个音乐收费下载网站,但相比于风头强劲的“免费音乐军团”,哪怕它们的服务在不断完善,人气也逐渐有了积累,但说到营收呢……有些网站的最糟的时候一个月只收四位数,以“叫好不叫座”、甚至“惨淡经营”来形容也并非夸张。
如果数字音乐下载真的开始收费,收费音乐网站或许还会有新的用户加入,但免费音乐网站的人气,出现不同程度的减损则是必然的。至于它们会不会重蹈Napster的覆辙,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2、数字音乐现今生态――我们渴求的“好声音”呢?
数字音乐网站大都为收费问题感到无比郁闷,那么这些音乐的版权拥有者――音乐创作人和唱片公司呢?
在国内,音乐创作人并不缺少,像陈小奇、捞仔、浮克、张亚东等我们都不陌生,他们的不少作品也是耳熟能详,触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但是,随着音乐发布的平台从线下走向网络,以及港台、日韩、欧美等不同音乐风格的出现,网络上的数字音乐数量从数万增长到数千万。在这个数字音乐的汪洋之中,音乐人个人所创作的音乐数量就显得相当渺小。加上国内音乐人大多作风偏低调,并不太擅长去宣传自己的作品,认识的人也就相对比较有限了。
而唱片公司呢?自从数字音乐下载服务出现,加上全球唱片业逐渐走进下坡路,唱片公司的日子也不见得轻松

另一方面,唱片公司为了高额的版税和禁绝盗版,对诸如各种无损格式、320Kbps甚至192Kbps质量的MP3音乐进行封杀,只留一些96Kbps、64Kbps的MP3进行试听和传播――要知道,这些低码率的音乐在细节方面损失较多,不足以满足广大音乐听众的要求。而有些唱片公司,则甚至连试听版音频也一并封杀,要求用户高价购买正版音乐。这样的做法,难以让用户有动力去推广这些音乐,实际上也就限制了音乐传播的力度。
面对这种怪圈,东方娱乐音乐总监黄舒骏有着自己的看法:
过去的每一首老歌没有一首不是经过了市场考验才留存下来的,它们当年红,是因为过去有比现在更大的力量推到你耳朵旁。现在的选秀中新晋的歌手中有很多都很优秀,甚至比以前的艺人更棒,但对于新歌我们缺乏以前那种强大的产业力量去让他们达到那样深入的流行程度。
说到底,产业力量的传播,归根结底还是普罗大众的口碑和真正的认可。

3、网友声音――不是我不愿付费
面对即将到来的收费风暴,习惯了“免费午餐”的国内用户自然也有话要说。
有用户道出了这样的心声――
如果是高品质的音乐(指的是高水平创作,高水平制作),我10元一首也肯买。我每年花在音乐会上都不少钱了,正版碟也买不少。老实说,如果是高品质的音乐,自然会有很多人买正版,真正的音乐爱好者不会连这点钱都不花的,可惜现在的烂音乐实在太多,宣传得天上有地下无,听起来天上地下都无,听过一次就不想听第二次,这种音乐还想收钱?


 

推荐文章